人類在進行核能的開發與利用的同時,也需要進行核與輻射安全監管。核輻射的危害來源于放射性核素發出的α、β或γ射線對公眾或其他生物的輻射損傷。雨水和雪是放射性污染的早期指示樣品。飲用水和雨水可能是短壽命核素(如放射性碘)進入人體和動物體內的重要途徑。放射性核素可通過直接飲用或在食品制備和加工中使用這類水而進入人體。因而,測定飲用水中總α、總β放射性以及γ能譜分析尤為重要,其中總α、β放射性分析是生活飲用水必檢項目。
由于飲用水中放射性濃度低,通常接近或略高于本底水平,測量中干擾因素多,準確測量困難。因此若要準確測量關鍵因素是水樣的濃縮與制備。
水質放射性檢測依據
GB/T 5750.13-2006《生活飲用水標準檢測方法放射性指標》
GB/T16140-1995《水中放射性核素的γ能譜分析方法》
水樣放射性檢測前處理工作——國標GB/T 5750.13-2006解讀
注意事項及常見問題
1.水分蒸發時不能沸騰,防止飛濺,造成樣品損失;
2.蒸發的時間過長,單個樣品2L水需要將近2天的時間
3.轉移過程比較麻煩,在出現水垢的地方需要用刮的方式
微波水樣蒸發儀用于水樣蒸發實驗
采用紅外精確測溫,控制溫度80℃,防止水樣飛濺,造成放射性元素損失。
利用微波對水的快速加熱作用將水短時間內蒸干,實現對其快速富集檢測,2L水樣蒸發至100ml,僅需2h(見圖1),水樣總放分析從此可當日完成!